常聽到大家說三高,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,你知道引起這三高的背後成因,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「代謝症候群」嗎?
代謝症候群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,而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集合,包括腹部肥胖、高血糖(或空腹血糖偏高、葡萄糖耐受不良)、高血壓(或血壓偏高但未達高血壓診斷標準)、血脂異常(包含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偏高、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等)等一群代謝危險因子群聚現象,為了方便記住,又稱「一粗、二高、血脂異常」。雖然這些數值都還沒有達到慢性病的標準,但是代謝症候群是屬慢性疾病發生前的警訊。
什麼是三高?
三高是指「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」,每個都有生化指數可以評估有沒有超標,或是在臨界值上,可以提早控制預防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。
在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布的「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」,國人的十大死因,由民國41年以傳染性疾病為主,轉變為以慢性退行性疾病為主,其中以心臟血管、腦血管疾病最為顯著。
根據民國94年台灣地區死因分佈顯示,腦血管疾病、心臟病、高血糖、腎炎、腎徵候群、腎病變、及高血壓性疾病,死亡占總死亡之 31.3%。
由於「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」在心臟血管疾病、 腦血管疾病的病程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有鑑於此,衛生署將「高血壓、高血糖及高血脂」的防治,列為國民保健計畫中老年病防治計畫的重要工作。
三高的定義是?
三高的定義最簡單的就是,了解自己的血壓、血糖、血壓數據是否在以下理想值範圍:
1. 血壓 < 120/80mmHg
2. 空腹血糖值 < 100 mg/dL
3.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< 130mg/dL
(一)高血壓的指標是?
血壓,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,測量血壓的計量單位為毫米汞柱(mmHg)。
高血壓的指標和數據,有兩個重要的專有名詞,你一定要了解:
- 收縮壓:收縮壓,是當心臟收縮把血液打到血管所測得的血壓。
- 舒張壓:舒張壓,是心臟在不收縮所得的壓力。
高血壓分期表:
分 期 | 收縮壓
(毫米汞柱mmHg) |
舒張壓
(毫米汞柱mmHg) |
正常血壓 | 120 | 80 |
高血壓前期
(警示期) |
120-140 | 80-90 |
第一期高血壓 | 140-159 | 90-99 |
第二期高血壓 | ≧160 | ≧100 |
若在定期檢康檢查時,發現有高血壓前期的數值, 表示較有可能發展為高血壓,建議應立即改善生活型態,並養成每天量血壓的習慣,尋求醫療人員評估後續血壓變化情形。
若血壓超過140/90 mm/Hg,建議應與醫師討論如何追蹤及是否治療喔!
(二)高血脂的指標是?
當身體的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,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,血糖無法被有效利用,導致血中存留的葡萄糖濃度升高,就是所謂的血糖濃度升高,高過一個標準,就會影響身體健康,也可能發展成常見的「糖尿病」。
而如何知道是不是高血糖,請參考下表的血糖值分類 :
血糖檢測值 | 判讀 |
空腹8 小時血糖值<100mg/dl | 正常 |
空腹8 小時血糖值100~125mg/dl | 糖尿病
前期 |
空腹8 小時血糖值≧126mg/dl | 糖尿病 |
若定期檢查,在糖尿病前期階段發現,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方式,都還有機會延緩或逆轉糖尿病的發生。
(三)高血糖的指標是?
高血脂,意指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濃度高於正常值,例如:三酸甘油酯(俗稱中性脂肪)濃度偏高,高密度脂蛋白濃度偏低,及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偏高等,任一項數據異常,均可稱為高血脂。
血脂正常值 |
總膽固醇低於200mg/dl |
三酸甘油脂酯低於200mg/dl |
低密度脂蛋白低於130mg/dl |
高密度脂蛋白高於35mg/dl |
三高的症狀是?
在初期不會有任何明顯的症狀,對人體也不會造成明顯的不適,所以一般人很容易忽略「三高」在身體裡埋下的隱形定時炸彈,當失去控制時,會造成人體不可修復的危害。
「三高」與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有極大的關係,不僅會讓血管阻塞,使血液流動不順暢,引發腦中風、心血管疾病、腎衰竭等不可逆的併發症,長期下來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,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永久傷害,且無法修復。
三高會引發哪些併發症?
如未控制好三高,可能會心臟造成嚴重損害,例如:壓力過大會使動脈硬化,減少流向心臟的血液和氧氣,有極高的可能會導致以下併發症:
- 胸痛,也稱為心絞痛
- 心臟病發作,當心臟的血液供應受阻並且心肌細胞因缺氧而死亡時發生。 血流阻塞的時間越長,對心臟的傷害就越大
- 心力衰竭,當心臟無法將足夠的血液和氧氣,輸送到其他重要的身體器官時,就會發生心力衰竭
- 心律不整,可能導致猝死
- 中風,高血壓還可以使向大腦供應血液和氧氣的動脈破裂或阻塞
- 可能引起腎臟損害,導致腎功能衰竭
- 糖尿病
三高可能跟什麼有關?
引述仁愛醫療財團法人的家庭醫學科醫師的預防三高文章,衛福部統計,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四項與「代謝症候群」相關,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:高血壓、高血脂和高血糖等「三高」。
不過,「代謝症候群」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,而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集合,包括:腹部肥胖、高血糖(或空腹血糖偏高、葡萄糖耐受不良)、高血壓(或血壓偏高但未達高血壓診斷標準)、血脂異常(包含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偏高、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等)等,為了方便民眾記憶,又有口訣代稱:「一粗、二高、血脂異常」。
什麼是「代謝症候群」?
代謝症候群(Metabolic Syndrome,MS)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病理狀態,包括:
1. 腹部肥胖或超重
2. 致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(高甘油三酯(TG)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-C)低下
3. 高血壓
4. 胰島素抗性及/或葡萄糖耐量異常。有些標準中還包括微量白蛋白尿、高尿酸血症及促炎症狀態(C-反應蛋白CRP)增高及促血栓狀態(纖維蛋白原增高和纖溶酶原抑制物—1,PAI-1)增高。
以上這些成分聚集出現在同一個體中,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為增加。
在台灣,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為15.6%,男生為17.1%,女生為13.5%;隨著年齡越大,盛行率也有越高的趨勢。舉例來說:在60歲年齡層之前,男性盛行率比女性高,但65歲之後,則女性有明顯較高的趨勢,這可能和女性進入更年期後,體內荷爾蒙改變有相關。
代謝症候群(Metabolic Syndrome)可預防也可治療,但若未及早檢查治療,可能會比一般人多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、4倍高血壓風險、3倍高血脂風險、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,演變成慢性病。
代謝症候群的定義是?
依據2007年台灣國民健康署的標準,以下列出的5項條件,若包含3項或以上就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:
- 腹部肥胖:(腰圍:男性≧90cm、女性≧80cm)
- 血壓異常:收縮血壓≧130mmHg或舒張血壓≧85mmHg
3. 高血糖:空腹血糖值(FG)≧100mg/dL
4. 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(HDL-C):男性<40mg/dL、女<50mg/dL - 高三酸甘油酯(TG)≧150mg/dL
代謝症候群的成因?
根據國民健康署,形成代謝症候群有可能來自以下因素:
- 不良的生活型態約佔50%,如長期食用低纖維、高糖、高油、高鹽飲食習慣的人或長期過度飲酒則易造成腹部肥胖;長期吸菸者,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是不吸菸者的5倍;心理壓力大則導致內分泌失調,增加代謝症候群的發生。
- 遺傳因素約佔20%,家族中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的人,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。
- 腰圍過大之腹部肥胖,代表著內臟脂肪堆積過多。研究指出,內臟脂肪較皮下脂肪活躍,且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在心血管疾病之影響更有關係。
- 壓力造成內分泌失調,導致血糖上升,長時間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。
- 內臟脂肪的活性大,會釋放出游離脂肪酸,產生胰島素阻抗作用,引起代謝異常,進而造成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危險因子聚集。*補充說明:什麼是胰島素阻抗?
當細胞或組織對胰島素產生對抗,使得胰島素敏感度降低,胰島素在週邊組織或細胞無法發揮作用,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,此時胰臟會代償性的產生更多胰島素來幫助血糖降低,造成高胰島素血症,進而發生第2型糖尿病及血壓升高、血脂異常等情形。
如何用飲食調整代謝症候群?
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說法,代謝症候群會出現以下症狀:
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,預防代謝症候群5大絕招的第一招:「聰明選、健康吃」,即是從飲食調整做起,例如:實行低糖、低油、低鹽、高纖健康飲食、食物儘量選擇蒸、煮、滷、涼拌、食物去皮去肥肉。
飲食控制的代謝症候群的方式有許多種,但一致認同就是要健康吃,但如何健康的吃?這裡提供國外診所的健康飲食建議給大家參考:
(一)逐步淘汰的無益食物
- 精製碳水化合物,如白麵粉、含糖零食和含糖飲料,它們的纖維和營養成分含量低。如果這還不夠糟糕,它們還會導致血糖水平飆升並導致暴飲暴食和肥胖。
- 飽和脂肪存在於紅肉、全脂乳製品和許多烘焙食品等食物中。它們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(“壞”)膽固醇水平並增加患心髒病的風險。熱狗、培根和熟肉等醃製肉類與心臟病有關。它們的鈉含量也很高,這會導致高血壓。
- 加工食品,如包裝食品和快餐。這些往往結合了最壞的情況,通常含有精製碳水化合物、添加的糖、過多的鹽和不健康的飽和脂肪。盡可能避免加工食品。
限制飲酒量
酒精是地中海飲食可選擇引用的部分,研究表示,少量酒精,尤其是紅酒,可以預防代謝症候群,但是,過多實際上會增加您的風險。
建議飲酒盡量控制在:女性-每天 20 克或1杯,男性每天應不超過 40 克或2杯飲料。
(二)代謝症候群的飲食計劃
一旦你對加工過的東西進行了斷捨離,你就可以開始針對心臟健康的替代品製作膳食,建議採用富含水果、蔬菜、海鮮和橄欖油的「地中海飲食 (Mediterranean Diet)」,研究已發現這種飲食方式,可用在減肥和降低心臟病發作、中風和第2 型糖尿病的風險上。
屬於地中海式飲食的食物種類,如下:
- 各種水果和蔬菜
- 全穀類
- 豆類
- 健康脂肪,如橄欖油和堅果
- 適量的海鮮
- 少量的乳製品和紅肉
- 適量的紅酒
(三)其他健康的飲食
改多攝取以下的食物種類,也會有助於遠離代謝症候群,提供大家做為參考:
- 蔬菜
在正餐中添加更多蔬菜,尤其是非澱粉類的蔬菜,如:生菜沙拉、花椰菜和辣椒,當您選擇澱粉類蔬菜時,請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蔬菜,例如:豆類、小扁豆和鷹嘴豆。
- 水果
水果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,但它們也含有糖分,不過這些天然糖分,會被新鮮或冷凍水果中的纖維所抵消。 因為纖維的關係,你消化水果中的糖分的速度更慢,美味的高纖維水果包括:覆盆子、黑莓和梨。
- 全穀類
與已去除營養成分的加工穀物不同,全穀物對心臟健康有益,全麥麵包、大麥和燕麥等食物,可以幫助您避免體重增加,並降低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。
- Omega-3 脂肪酸
Omega-3 脂肪酸可以幫助增加 高密度酯蛋白(HDL,好膽固醇)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( LDL,壞膽固醇),在堅果、種子和鮭魚和鯖魚等多脂的魚類中找到。
- 選擇「三低一高」的飲食,即「低糖、低油、低鹽、高纖」
多吃蔬菜,適量攝取水果,若外食則盡量少選擇加工和油炸的食物,可選擇蒸、煮、涼拌、川燙類的食物,肉類則儘量以白肉取代紅肉。 - 富含纖維的食物
在飲食中添加更多纖維有助於降低患心髒病和中風的風險。 纖維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(LDL)。 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“壞膽固醇”。 纖維還可以幫助平衡血糖水平。 女性每天應至少攝入 25 克纖維,男性每天應至少攝入 38 克纖維。建議的纖維食物包括:
- 新鮮和冷凍水果
- 乾果
- 新鮮和冷凍蔬菜
- 燕麥
- 大麥
- 扁豆
- 糙米
- 藜麥
- 全麥麵包和義大利麵
- 肉桂粉
- 富含鉀的食物
富含鉀的食物有助於平衡血壓,這種對心臟有益的礦物質,有助於對抗鈉的影響,鈉會升高血壓,所以將這些高鉀食物,添加到您的飲食中:
- 香蕉
- 橙、柚
- 哈密瓜
- 毛豆
- 黑豆
- 扁豆
- 蘑菇
- 馬鈴薯
- 番茄
- 燕麥麩
- 優格
雖然代謝症候群不是一個嚴重的疾病,但是長期下來也會造成人體的危害,及早發現,及早開始從飲食控制起,並增加定期的運動,將有助於預防和治療代謝症候群,維持身體的健康。
參考資料來源:
- https://www.healthsp.org/article/three_hypers_series
- /Users/jennykung/Downloads/2007三高專輯_簡單版_20121218修.pdf
- https://www.jah.org.tw/form/index-1.asp?m=3&m1=8&m2=365&gp=361&sid=48&id=1247
- https://www.tmuh.org.tw/UploadFile/files/020%E4%BB%A3%E8%AC%9D%E7%97%87%E5%80%99%E7%BE%A4.pdf
-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list.aspx?nodeid=221
- https://health.clevelandclinic.org/metabolic-syndrome-diet/
-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1253&pid=7562
-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639&pid=1219
- https://www.medicalnewstoday.com/articles/324221#mediterranean-diet
- https://www.dietvsdisease.org/metabolic-syndrome-diet/
圖片來源:freepi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