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有在關注健身運動的人,一定聽過教練或營養師推薦增肌必備補品─BCAA,也常常和乳清蛋白的補充品相提並論。然而這個專有名詞往往令我們一頭霧水,究竟BCAA是什麼?適合什麼族群補充?bcaa什麼時候吃才能讓效益最大化?讓我們一一來探究吧!
BCAA是什麼?
BCAAs (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),學名為支鏈胺基酸群,是由三種胺基酸:白胺酸(Leucine)、異白胺酸(Isoleucine)、纈胺酸(Valine)所組成。因人體無法自行組成與產出,因此需要藉由特定飲食來獲取這三大重要營養素。健身族如果想要讓肌肉品質維持良好表現,會需要攝取大量的蛋白質來轉換成必須胺基酸,其中又以BCAA所組成的胺基酸最能有效修補肌肉的組成,才不會讓辛辛苦苦鍛鍊的肌肉,消失得太快。
bcaa推薦3大原因
近年來bcaa備受討論,除了健身增肌需要補充,也越來越多研究指出:銀髮族補充bcaa也能改善肌少症的情況,究竟攝取bcaa有哪些好處?
1.提升肌肉的復原力
根據實驗顯示,bcaa作用能減緩肌肉疲勞的現象,使運動員提升專注力。這要歸功於bcaa能降低易使肌肉痠痛的肌酸激酶(Creatine kinase)與乳酸脫氫酶(Lactate dehydrogenase)的濃度,因而提升肌肉的恢復力。
2.緩解肝病症狀
醫生建議肝病患者可將bcaa作為手術恢復期的補充品,經研究顯示bcaa能將降低水腫指數以及緩解肝性腦病變(Hepatic encephalopathy)的症狀。透過胺基酸群能增強患者的體力,同時避免肌肉抽筋的狀況。
3.作為增肌好幫手
除了從天然的食物中獲取蛋白質之外,像是職業運動員或長期在健身房進行減脂增肌的人,可透過攝取bcaa來達到更顯著的效果。然而,不只運動需要補充,隨著年紀漸長肌肉量比例逐漸流失,造成銀髮族容易肌耐力不足,因此營養師也特別建議年長者補充bacc,以提升肌肉量、降低肌少症風險。
bcaa副作用有哪些?
根據研究顯示,孕婦、哺乳中婦女、嬰兒以及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,盡量避免使用bcaa補給品。另外有特殊疾病,如漸凍症患者、長期服用巴金森氏症治療藥物、甲狀腺激素以及類固醇的患者,當心影響藥物作用故不建議食用。
bcaa怎麼吃?
目前台灣bcaa營養補充品種類琳瑯滿目,包含天然食品、飲料、粉末、膠囊等,究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呢?
1.天然食品
雖然天然食品中bcaa含量有限,但仍可做為日常營養補充來源,如雞精、堅果、豆類等富含高優質蛋白質的食物。
2.粉末
粉末又分成沖泡型與吞食型兩種,沖泡型的產品口味多元,對於吞嚥功能較差的人,可以選擇沖泡類飲品。相對來說吞食型的bcaa含量比例會比沖泡類產品來得高。包裝形式也能依個人習慣,選擇隨身包或量販罐裝。
3.膠囊
bcaa膠囊推薦給忙碌的上班族再適合不過!除了方便食用之外,因單顆份量固定更能方便控制一天的攝取量。
對於健身愛好者,BCAA是減少肌肉疲勞與痠痛的神隊友;對年長者而言則是預防肌少症的敲門磚。若一般人想要獲取大量蛋白質,建議從天然食物補充即可。了解自身生理機能與需求,並諮詢醫生或營養師評估個人狀況,更能有效補給營養!